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 > 教育學 >
來源: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網作者:吳迪 時間:2022-05-10 14:39:52
《學記》在特崗考試中以單選題形式考查,考查難度較低。要求我們掌握其地位及教學原則。
一、地位
中國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、最完整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、教學問題的論著。被譽為“教育學的雛形”。
二、教學原則
(一)啟發性原則
1.道而弗牽,強而弗抑,開而弗達。
引導學生卻不要硬牽著他們的鼻子走,對學生嚴格要求,卻不要壓抑其個性與需求,引導學生打開思路,但不要急于提供現成的答案。
2.君子之教,喻也。
高明的老師善于用啟發的方法教育學生。
(二)循序漸進原則
1.幼者聽而弗問,學不躐等。
年輕的學生只聽知識而不問問題,因為學習不能超過已有的次序。
2.雜施而不孫,則壞亂而不修。
雜亂的進行教育而不按學生本身的順序進行教育,如果教壞了就修正不過來了。
3.不陵節而施之謂孫。
必須考慮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,即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學內容,設計方法。
(三)教學相長原則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。故曰:教學相長也。
教師學習之后就能了解不足之處,教學之后就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。知道不足就能自我反省,知道還有困惑就能自我提高。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教學相長。
(四)長善救失原則
學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人之學也,或失則多,或失則寡,或失則易,或失則止。此四者,心之莫同也。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。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者也。
學生有四種過失,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知道的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,有的人錯在貪多,有的人錯在求少,有的人見異思遷不求甚解,有的人錯在半途而廢。這四種學生,學習心理都是不同的。知道他們的心理的不同才能去對其進行補救。教育的作用,就是使教育者能發揮其優點并克服其缺點。
(五)預防性原則
禁于未發之謂豫。
指當學生的壞思想、壞毛病還沒有形成的時候,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。
(六)及時施教原則
當其可之謂時。
要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,適時而學,適時而教。
(七)學習觀摩原則
相觀而善之謂摩。
師友之間的切磋琢磨,互相取長補短,在集體的研討、爭鳴、競爭中借助集體的力量共同進步。
(八)可接受原則
語之而不知,雖舍之可也。
如果教師開導了學生還是不懂,暫時放棄開導,也是可以的。
(九)課內外相結合原則
時教必有正業,退息必有居學。
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處理好課內與課外之間的關系。既要有計劃性的正課學習,又有課外活動和自習,張弛有度,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。
(十)尊師重道
當其為師,則弗臣也。
當他作為君主的老師時,則不以臣子相待。
(十一)討論法
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
如果學習中缺乏相互的交流切磋,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,見識短淺。
(十二)復述策略
學無當于五官,五官不得不治。
學習不等于直接當上了司徒、司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這五類官職,但是五職之官如果不通過學習,那么他們便不能夠勝任自己的職務。
(十三)教育與政治的關系
1.君子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學乎
君子想要感化民心,改變風俗,就一定要重視教育。
2.是故古之王者,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。
所以古代的君王想要建立國家、管理統治人民,一切要以教學為首要地位。
題目練習:
世界上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是( )。
A.《學記》 B.《雄辯術原理》 C.《大學》 D.《春秋》
【答案】A。解析:本題考查教育專著。選項A,《學記》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、最完整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、教學問題的論著。選項B,《雄辯術原理》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。選項C,《大學》是古代“四書”的內容之一。選項D,《春秋》是古代“五經”的內容之一。因此,本題選擇A選項。
注: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,版權為“中公教師網”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公教師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
搜索
微信:中公教師考試
中公教師官方微信
微信:中公教師資格考試
共享信息全面備考
中公教師題庫
隨時隨在線做題
視頻號:中公教師考試+
碎片時間也能學習
本欄目為您提供《學記》中的教育思想_中公教師網 ,更多《學記》中的教育思想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,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